在 2019 年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了“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任务,由此可见,我国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高职院校步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全方位推进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在高职院校的高质量发展中,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关键是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专业(群)建设。
一、构建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专业(群)是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是职业教育发展方式的改变,需要高职院校实施综合改革来与之适应,其中专业(群)建设必须是建立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基础上的专业(群)。
**,职业教育自身特性要求高职院校建设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专业(群)。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的职业性,从出生之日就与产业息息相关,紧贴市场需求而变化,与企业岗位衔接,专业或专业群建设要适应地方产业发展需求,专业课程设置与专业教学要紧贴企业岗位技能需求,专业文化要跟企业文化相对接。所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高质量专业建设的基础。
第二,职业教育的发展变化要求高职院校建设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专业(群)。在我国职业教育的 “三个变化”中,其中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就要求在专业或专业群建设方面,要做到以教学资源共享,紧密关注合作企业相关产业集群的动向,与行业内知名度高、诚信度强的企业深度合作,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发展的需要相结合,实现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
第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要求高职院校建设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专业(群)。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的,强化学生的工匠精神及创新意识。这就要求职业院校在专业建设上,专业教学资源与产业技术元素相对接,教育教学过程与产业文化元素相对接,教学管理和评价与产业管理相对接,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需求相对接,实践教学与岗位技能要求相对接。
二、高职院校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专业(群)建设的现状分析
本文作者在对课题《新时代背景下推进贵州职业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略研究》进行研究时,设置“全省职业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情况的调查问卷”,对贵州高职院校教师进行问卷及相关**及部门负责人进行访谈,就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中作用,形成如下基本情况。
1、建立了一套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专业(群)建设机制
在新专业申报、专业调整、专业评估等方面,接受调查高职院校都把产教融合因素和企业参与元素纳入考核指标。在问卷中,对“校企合作专业建设”问题,回答“有,而且专业覆盖广”的532人,占 50.71%;回答“有,但很少”的 471 人,占 44.9%;回答“没有”的 46 人,占 4.39%。对“根据产业变化,专业设置及调整”问题,回答“及时的”750人,占 71.5%;回答“不够及时的”282 人,占 26.88%;回答“没有变化”的 39 人,占 3.72%。
2、构建了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专业课程资源及实施体系
在问卷中,对“专业课程考核标准”问题,回答“按职业标准实施考核”的 714 人,占 68.06%;回答“部分按职业标准实施考核”的 312 人,占 29.74%;回答“没有按职业标准实施考核”的23 人,占 2.19%。在访谈中,受访的相关人员都谈到自己所在的院校,根据专业的特点,不同程度的引入行业、企业的专业课程,聘请企业教师授课等,企业也不同深度地参与高职院校办学。
3、配置了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专业实训条件及体系
高职院校在国家落实了生均公用经费后,办学条件特别是实训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在问卷中,对“实训设备先进性”问题,回答“设备先进能满足教学需要” 的471 人,占 44.9%;回答“部分设备能满足教学需要” 的522 人,占 49.76%;回答“设备陈旧不满足教学需要” 的56 人,占 5.34%。访谈中,接受访谈的相关人员都说,职业院校都执行了实践课程达课程总量 50%以上的规定,学院实训设备的采购都在相关行业企业的指导下完成的。
当然,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主要有:一是职业院校的专业发展忽视了当地乃至全国的发展比较侧重于学院自身的发展,从而导致专业建设与产业的融合不够深;二是招生制度束缚专业群建设还未根本解除。高职院校的大类招生由于招生考试管理部门的限制而进展缓慢,影响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三是基于校企合作的专业建设名多实少。校企合作存在形成的一些机制落实不到位、合作流程规范缺失、合作内容缺乏实际等问题。
三、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 “六个融合”
高职院校构建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专业(群),通过产业需求与专业设置相融合、职业标准与课程内容相融合、生产过程与教学过程相融合、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相融合、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相融合、终身教育与职业教育相融合等“六个融合”,建设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专业体系。
1、 产业发展与专业(群)设置相融合
职业教育的特点,在专业建设上必须跟进产业变化并服务于产业提升,所以,高职院校结合自身办学实际,准确定位,适应新技术、新业态发展实际,围绕相关产业集群,建设专业群。将产业发展需求融入专业及专业(群)建设,产业群与专业群之间也会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
2、职业标准与课程内容相融合
推进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衔接,要深化相关专业课程改革,突出专业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产业先进技术元素融入教育教学过程,把对职业岗位的描述融入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中,将对合作产业的发展、技术技能的创新、教学资源的更新、课程的受用程度、人才培养的适用度,以及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与职业标准对接都起到重要作用。
3、生产过程与教学过程相融合
学生未来的工作中要熟练掌握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技能创新,将生产过程融入专业教学过程中,是学生习得技能的必然过程。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亲自体验技能形成的原始过程,使学生职业技能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4、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相融合
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相融合是职业教育办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高职教育在专业建设上坚持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相融合,在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鼓励学生不局限于学历证书的获得,积极参加技能大赛,获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突出职业性办学特色的需要。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中,需要修改专业计划,调整专业课程内容,将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专业教学中,将专业教学大纲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大纲相衔接,并在教学实践中,在学生接受基本专业理论的基础上,强化实践环节的教学,培养出真正人岗相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5、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相融合
学校和企业紧密合作,不仅有利于在高职院校中引入企业的职场文化、企业的相关仪器设备以及企业的管理理念和操作理念,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的过程就是学生入职培训的过程,将淳朴的校园文化与**的企业文化相融合,能迸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同时,也加强了学生对社会及行业的认知。在此过程中,要讲究教育教学方式,特别是在实训中,学生不仅要掌握
产品加工的技术技能,而且要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
6、终身教育与职业教育相融合
知识经济的发展导致产业的迭代加快,需要人们不断学习,增长知识和技能,才能适应不断变化职业岗位的要求。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上,通过与企业合作,探索学历教育与职后培训相结合,一方面充分利用学校学习环境、教学资源、师资力量对企业员工开展职业培训,利用学校科研力量为企业产品改造、技术攻关提供服务;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企业生产场所为学生实践学习、“双师型”教师培养及学校科研课题研究提供条件。搭建一条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的链条,将终身教育与职业教育串通为一个体系。
四、结语
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六个融合”的专业(群)建设,其目的是把产业先进技术、行业发展需求、企业**文化融入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当中,能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及教育教学的质量,达到教育与经济统筹发展。高职院校的专业(群)建设实现“六个融合”,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